科学研究
学科介绍
凝聚态物理学科
发布时间:2025-11-14   作者: 访问量:

学科基本情况:

■学科:北京市和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

■基地:教育部物理学拔尖人才基地

■人才:国家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9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6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

■成效:

Ø项目:承担国家和国防重大、重点等科研项目50余项,年均经费千万元

Ø论文:近5年在Nature、Nature子刊、Phys. Rev. Lett.、Adv. Mater.、Phys. Rev.系列等刊物发表SCI论文200多篇,教师发表论文被引用总数超过30000次

Ø获奖: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1项研究成果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Ø人才培养: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等

威廉希尔足球官网凝聚态物理学科立足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国际学术前沿,面向量子材料、能源材料与量子信息等领域的科学与技术挑战,致力于揭示复杂物质体系中的新奇量子行为与物性规律。学科研究涵盖量子材料与量子调控、强关联体系与磁性物质、理论与计算凝聚态物理、量子信息与量子模拟、软物质与统计物理等方向,形成了从基础理论到实验探索、从材料设计到器件应用的系统布局。学科特色在于理论与实验并重、理工交叉融合。通过多尺度表征与模拟、极端条件物性研究、第一性原理与人工智能计算方法等手段,探索拓扑量子物态、低维量子体系、强关联电子行为、量子输运与调控机制等前沿问题;在光电、能源、信息及功能材料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目前已形成半导体物理、表面与低维物理、量子磁性与拓扑物理、软物质物理等四个具有优势、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大型仪器设备:

大型设备包括变温X射线衍射仪、扫描隧道显微镜、角分辨光电子能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镜、聚焦离子束、高精度薄膜沉积平台、高温高压光学浮区炉、物理特性测量系统(PPMS)、无掩膜光刻机、原子力显微镜、铁电测试仪、分子束外延生长、磁控溅射设备、激光脉冲沉积等大中型先进设备。为提升学术竞争力、承接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和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期代表科研成果:

【1】自旋超固态巨磁卡效应的发现【Nature 625, 270 (2024)】

【2】氮掺杂单层非晶碳的成型机制【Nature 634, 80-84. (2024)】

【3】 金属笼目自旋冰中分立简并度的发现 【Nature Physics 20, 442–449 (2024)】

【4】准一维拓扑物质Bi4X4 (X = I, Br)体系中的多重拓扑相变和多拓扑物态共存【Nature Communications, 16, 1163 (2025);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33, 256601 (2024); Nature Communications, 14, 4964 (2023)】

【5】钙钛矿发光材料表面钝化机制与钝化分子筛选【Nat. Photonics 13, 418–424 (2019)】

【6】液滴蒸发制备大面积均匀沉积图案【PRL 119, 044502 (2017) ; Small 21, 2501549 (2025)】